全国政协委员关于小语种的提案引起关注

时间:2020-05-26 浏览次数:

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副总编王茂虎《关于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案》

日前,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杂志副总编王茂虎《关于小语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案》引起关注。王茂虎委员提案全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当今时代,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凸显出对视野广、语言精、文化通、专业强的高端复合型小语种人才的刚性需求,改革小语种人才培养迫在眉睫。

从具体培养模式看,一方面,大力推动高校小语种专业转型发展,如开展“外语+专业”复合式培养,依托语言相关必修课程,增设国别和区域研究、全球和区域治理通识必修课,涉外法律、经贸,跨文化传播、公共事务等专业选修课,提高小语种专业学生综合能力;探索“导师制”定制化育人,学生可根据专业方向选择对应导师,师生共同制定个性化专业学习进度表,合理安排授课内容、课堂形式、考察方式等环节,提高小语种学生专业素养。

另一方面,高校小语种专业培养对接“一带一路”项目需求,打通高校、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行业壁垒,鼓励小语种专业师生参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将课堂搬进项目,以社会实践弥补学生理论知识断点,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参与高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开设相关课程并担任导师,将实践资源引入校园,补齐学生实操能力短板,探索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小语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近几年的两会中,总会看到不少有关多语种教育的内容。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增加多语种人才的储备,提高我国整体的对外交流能力,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满足经贸合作需求,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民间交流,成为整个社会越来越关注的话题。多语种教育的发展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委员们的提案中。

当然,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媒体公开的委员提案就会发现,大部分提案所提的多语种教育主要是指高等教育中的小语种教育。提到中小学小语种教育的提案并不多。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外语教育的现状,即多语种教育主要集中在大学。同时,也反映出对于中学和大学在多语种人才培养方面的关系与衔接,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分析、思考。

涉及到中小学小语种教育的提案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针对加强多语种教育提案的回复。其中,不仅回复了高校多语种建设的政策和情况,还详细回复了中小学多语种教育的政策和基本情况。摘录部分内容,供大家参考。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0013号(教育类006号,提案答复的函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第0013号(教育类006号,提案答复的函02

还有没有其他提案涉及到中小学多语种教育问题呢?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一些涉及到中小学多语种教育的提案和其他相关信息。列出来,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当然,这些都是网络传播的信息,其真实性和完整性无法证实。同时,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见解。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深入探讨,共同思考。

1.多语种列入高中课程展现了中国开放的姿态

https://www.toutiao.com/a6668143673085002254/


2.政协委员:不应只崇尚英语 应多语种教育并重_手机网易网 https://3g.163.com/edu/article/94FC5DOQ00294IJF.html?from=history-back-list

3.云南政协委员建议:南亚东南亚语种可列入高考选考

中新网 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5/01-26/7005311.shtml

4. 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关于加强语文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取消中高考外语考试的提案答复

https://m.sohu.com/a/251106279_187034?spm=smtt-shw.content.footer.0.1590178720916m3VZjTj&_trans_=010004_ttxcx_shw

“四、合理设置外语课程

经国务院同意,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2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小学中高年级才开设外语课程,“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对小学英语教学共提出两个级别的要求,一级为小学三、四年级的教学目标要求,二级为小学五、六年级的教学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超过二级的要求,有困难的地区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在开设英语课程的同时要求“保护和支持日语和俄语等其他语种的外语教学,鼓励以其他语种作为主要外语课程的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目前全国实施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对外语课程课时有明确要求,只占九年总课时的6—8%。2011年底教育部修订发布的义务教育英语、日语、俄语课程标准,突出了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考虑了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合理设置了课程内容和课程容量,适当降低了目标要求。如英语课程的二级水平(小学毕业)只要求学生“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用语”,词汇量的要求是600至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教育部正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进行修订,除英语之外,还规划了日、俄、德、法、西五个外语语种,适应不同学生学习不同语种的需要;降低了外语课程必修学分要求,增加选修学分要求,设计了选修I(参加高考学生必选)、选修Ⅱ(拓展提高类)课程,强化了外语学习不同水平要求,满足学生差异化外语学习需要。

外语是国民关键能力之一,要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民外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在全面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中高考外语考试不能取消。但是《实施意见》同时提出对外语教学及考试进行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教育部正在落实此项要求,并选择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试点,力图在加强外语考试系统性、科学性的同时,满足教学、招生、社会评价等多方面需求。”

5.新课标颁布之后,关于各地学校积极开办多语种教育的报道

这一类信息有很多,大家自己去网上看吧。

5.地方政协相关的提案

例如,山东省青州市。

上一条:华之语教育倾情捐赠助力高中复课复学

下一条:喜讯!热烈祝贺华之语党支部成立!

返回列表